有關(guān)這次地震資料,記載較簡略。《舊唐書·本記》記作,“地震,乙亥(3.8)。地震,金、房尤甚,江溢山裂,廬舍多壞,居人露處"。《舊唐書·五行志》記作,“二十四日(3.6)又震,二十五日(3.7)又震。時金、房二州尤甚,江溢山裂,屋宇多壞,人皆露處”。而《新唐書·五行志》則記作:“癸酉(3.6)、甲戌(3.7)、乙亥(3.8)皆震。金、房二州尤甚,江溢山裂、屋宇多壞、人皆露處"。
1960年出版的《中國地震目錄》中列為46號,時間為唐貞元四年正月二十六日(788年3月8日),震級6(1/2)級,震中烈度Ⅷ度,震中定為陜西安康東南(32.7°N,109.0°E),并記到“長安相距200公里亦震。前后地震多次,長安均有感”。
金(治安康)、房(治房縣)二州并無單獨記載,極震區(qū)可能在二州、交界地帶,唐時金州領(lǐng)縣六:西城(州治、今安康)、清陽(今白河東北)、石泉、漢陰、平利、旬陽,平利以蕊,即屬房州,推測震中距安康較近。
1978年《陜西省地震目錄》將震中經(jīng)緯度定為32.5°N,109.2°E。其他變化不大。l986年《湖北地震史料匯考》熊繼平等認為震中應(yīng)在湖北境內(nèi)的竹山縣擂鼓臺一帶。